Posts in category SPM9715
什么是通货膨胀目标?
通货膨胀目标是一种货币政策,中央银行将特定的通货膨胀率作为目标。中央银行这样做是为了让你相信价格会继续上涨,它通过让你现在(在涨价之前)消费以刺激经济。大多数中央银行以2%为通胀目标。
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?
菲利普斯曲线描述名义工资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。菲利普斯曲线的一般表述是:
为名义工资增长率。
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将抬高菲利普斯曲线,(更高的)通胀预期会使通胀率在失业率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升高,且这个通胀过程不会自行停止;第二轮调整后的(更高的)通胀预期将再次抬高菲利普斯曲线,通胀率也会再次升高,以此类推。最终,通货膨胀会失控——我们最终会陷入高通胀和经济危机。
菲利普斯曲线表明,政府无法同时实现低失业和低通胀,因为低失业将会导致工资增长推动型通胀。政府只能二选一:低失业高通胀,或者高失业低通胀。这就是所谓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菲利普斯权衡。
Nairu失业率在宏观经济体系中所起的作用
NCE/NKE中的NAIRU很像卡尔-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失业者所起的’产业后备军‘的角色。
一般来说,更多的劳工保护(有利于工人)将加强工人在工资谈判过程中的地位;在法律和规则的保护下,工会将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增长率,这将导致(加速)通货膨胀。只有通过提高(平衡)失业率,才能使原本强大的工会受到约束(即被迫降低其所要求的名义工资增长率)。
当有财政刺激时会发生什么?
政府增加公共投资时,菲利普斯曲线中的活动曲线将向上移动。因为经济活动扩大,实际失业率将会下降。失业率的降低加强了工会在工资谈判时的地位;名义工资增长率的要求将上升,通货膨胀率也将上升(沿原菲利普斯曲线)。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降低实际利率(假设名义利率保持不变),实际利率的降低刺激了企业投资,经济活动进一步上升,失业率进一步下降。在此情况下,较高的通胀率将导致较高的通胀预期,由于这一点,菲利普斯曲线将继续上移。我们将最终进入一个加速通胀的过程。
中央银行知道这一点,并希望在通货膨胀失控之前阻止这一进程。因此,中央银行将提高名义利率(和实际利率),直到实际失业率回到NAIRU。最终的结果是:经济活跃度回到了原来的水平,实际失业率回到了NAIRU。不同的是,名义(和实际)利率比以前高了很多–为了抑制名义工资增长。较高的利率降低了企业投资。因此,较高的公共投资(通过较高的利率)完全把商业投资排挤出局了。因此在NCE/NKE理论中,财政刺激对降低失业率和促进增长没有效果。
Recent Comments